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讀書會

書香季刊第21期

越過滄桑

作者:林清玄 出版:健行文化出版社

  以其對社會,人群無限的情意,盡讀書人的責任,來闡揚其關懷社會、國家之懷情,文章雖小道,情意無限,涵意也不同。
  本書概要:越過滄桑是林清玄先生近年來的專欄結集,本取名為無盡意系列,以其對社會、人群,有無限的情意,希望盡一個讀書人的責任來闡揚其關懷社會,文章雖小道,情意無限,涵義也不同。
  筆者認為不僅個人對生命滄桑的體會亦為深刻,國家社會、文化變遷之巨大也如滄海之中如何思維、體驗,走過以化為桑田的海岸,重回清靜浪漫的海灘散步。
王桂鳳:作者在書中以無私的胸懷,站在文學的觀點上,關懷台灣的人文、文學、藝術、以及社會的變遷。其以慎密的思維夷敏的智慧觀察到週遭的人、事、物,使即將被遺忘的鄉土藝術,越過滄桑,重振雄風,可見其對台灣的熱愛與致力推展文學的努力,值得我們欽佩。
  由他的描述中使我感受到,一個國家要強盛不是靠其核仔武器的多寡,而是視其國人民是否有文化、文學與藝術的修養,虛有其表,而沒有內涵的國民是無法治國、平天下。
張牡丹:越過滄桑書中在「踩錢」一篇中,把仟元和百元新鈔鋪滿畫廊的地上,讓觀眾脫鞋進去踩,展覽光是鋪在地上鈔票與掛在牆上的黃金。價值高達一百萬元。
  這讓我們深一層思維錢財的真實價值,在當今文明現實的社會裡,有錢雖然人人所嚮往,但也不要太過於追逐它,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不義之財不可奪,社會才會有好的風氣存在。
黃素華:「成就」是用不斷的試驗所換來的成果,怎能不滄桑?
  談到教育,作者認為「好的孩子教不壞,壞的孩子教不好」,在一個學習環境、人為因素優良且孩子本身的教育又能喚起自己內在的渴望。當他懂得內心要什麼又有辨識力時,豈會輕易變壞。然而壞孩子的生活空間不滿了叢棘,人為思想不夠健全,觀念不能正確的情況,又如何引導孩子呢?如果我們交了許多有學問,有知識的人,人格不健全,生活貧血,那麼是整個社會的悲哀。
沈昭吟:人生旅程裡,段段經歷、歲歲成長、滄桑何苦、笑懷人生。
  年卅三,至今回顧往昔可真有滄桑波濤,又能一波波越過滄桑,頓時閒坐在搖椅上深思感嘆人生之無奈,但又極愛著這世間也有它美好的一面,同時也感受到人生苦短,待自己能坦然的處事、感恩時又恨時間歲月之無情,若能再來一次重頭來…唉!真是多麼奢侈的白日夢!
劉月民:越過滄桑談到社會出現許多怪現象,政壇只管鬥爭,不在乎人民或社會的風向;影劇圈永遠以頭條新聞,注意他們身邊雞皮蒜皮的小事。候選人的宣傳單,終日播放同一首歌,想想都是社會菁英,缺乏創意。古蹟周邊,攤販、垃圾儘是一片混亂。美術史專家以沉痛心情撕毀他耗費了大半生精力所收集資料,目的是以喚醒個人注意美術史流失的嚴重。而有線電視播出,需有節制與監督。環境保護,要有「心靈環保,才有外在的環保」。日漸嚴重的吸毒、愛滋病,趁早編入各級課本,以免使我們的幼苗因無之而喪失生命,也是本書提出的看法。
  越過滄桑是一本現實生活的文章,天天令人激賞,是值得推薦的一本好書。
吳文嬿:作者在「品味」一篇中,提到現在女性雜誌最缺乏的「人文精神」-他意味著獨立思考、獨立創造的精神,也意味著對文化、藝術的品味。現在婦女意識抬高,讓婦女朋友有機會走出傳統的單一角色,進入多元化的大眾化社會,但在學習的接收上如果只定於狹隘的物質比較及追求,那真是枉費社會趨勢走向。
楊桂美:林清玄先生非常關心文化的提昇,文化就是生活,文化的好壞可以提昇人的心靈世界,如果我們渴望做一個有文化的人,就要多在生活上用心,如果我們渴望建造一個有文化的社會,就要鼓勵人們用心。唯有用心,才會有創造力,才會珍惜建立自己生活的態度。
  人人都有一顆追求好生活的心,就是文化發展的要素,因此,文化由心創造,文化以提昇心靈為目標,不可以離開心而另有東西叫文化,不應該離開離開生活而還有東西叫文化。
張毓紅:作者林清玄先生把日常生活中的瑣碎事物,寫出了他的心聲,如社會的低落、缺少的功德心和民俗技藝的流傳、環保問題的漠視,感嘆社會再如此下去,最後連一個立足點皆無。
如果人人皆有一顆珍惜的心,連看來似乎無關緊要的環境都盡力維護珍惜,就會珍惜物資、珍惜人情、珍惜一草一木,那麼社會,乃至世界的清明就較可期待,「珍惜的心」也就成為文明與文化的最重要動力。
黃秋燕:一、逍遙居中的趙二呆。二呆先生對於生死之事,能坦然面對的心態。由其自裡行間能有所意會,提及「活者不難、活得自在難、死去容易、死的自甘難」,來是偶然,走是必然,多麼坦蕩的心來面對人生歸位問題。
  二、不可輕輕估量。談及對吳三連先生的財物觀,他認為「錢四腳、人兩腳」金錢之為物是一種非常微妙的存在,很多不可一世的人,在一夕之間成階下囚比比皆是,體驗得出財富得無常與變化。
魏素蘭展讀越過滄桑,讓人沉浸於作者細膩的思維,處處關心著大環境中的每個小環節,也透過筆觸讓讀者更有所思。我們應以熱切的心面對週遭的環境,而非事不關己的態度,深深牽引著我們心靈的滄桑之中,如何思維、體驗,而更珍惜所擁有的-一顆珍惜的心。
在生命歷程中,如遇挫折,請以樂觀進取、積極奮鬥的心態面對,讓我們的生命如同書名般的-越過滄桑;得到否極泰來般的甘甜,正如作者所說:「生命的滄桑,歡喜開朗要過,憂愁哀傷也要過,何不歡喜地來過日子呢?」聰明的大家是否有所悟呢?

社群分享
最後異動時間2014-12-08 下午 04:35:5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