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樹分館
週二至週六09:00-21:00週日9:00-17:00
大樹二館
週二至週六09:00-21:00週日9:00-17:00
大樹三館
週二至週日09:00-17:00
大樹分館
原高雄縣時期,為推展大樹鄉讀書風氣暨一鄉一圖書館政策,於民國72年借用鄉活動中心二樓成立大樹鄉立圖書館(一館),該場域為老舊建築且地處偏僻山上,交通及安全皆有疑慮,影響民眾利用圖書館意願。民國96年,大樹鄉公所取得民眾服務站用地作為圖書館,並獲得水利署南區水資源補助及公所編列預算進行內部裝修及綠美化改善工程,遂於民國97年10月開始進行規畫設計,民國98年1月工程發包,至民國98年7月14日喬遷啟用典禮,將原地處偏遠的舊館遷至區域行政中心(中興西路50號),喬遷當日活動由時任鄉長曾英志主祭、縣府文化局廖文卿副局長及代表會林正文主席擔任陪祭,帶領大家向文昌帝君獻祭,祈求大樹鄉民子弟平安聰慧,並舉行曬書及搬遷接龍等活動,活動循古禮祭祀文昌,仿曬書之精神惜書、愛書。
圖書館搬遷後,因地點便利且鄰近區域行政中心(如郵局、農會等),提供民眾優良舒適的閱讀環境,有如進入家裡的大書房。民國99年12月25日高雄縣市合併後,更名為高雄市立圖書館大樹分館。
大樹二館
大樹區地勢狹長,人口約三分之二集中在交通要道九曲堂地區,雖於民國72年在鄉活動中心設置鄉立圖書館,惟南區讀者路途較為不便,是於民國84年6月籌備興建二館,至民國86年6月竣工,接著規劃圖書及內部設備,於民國87年9月21日正式開館啟用。複於民國89年6月經省府同意補助800萬,增建二、三樓,並於民國91年7月10日起重新開放啟用,民國99年12月25日高雄縣市合併後,更名為高雄市立圖書館大樹二館。
有鑑於館舍設施老舊,於民國104年申請教育部環境改造經費進行整修,民國105年7月9日重新開館,改造重點包含建築物外觀及內部空間動線,以讀者為中心,調整館舍配置,以期更符合需求,達到更完善的服務品質。在室內設計上融入大樹區鐵橋、古厝、火車等重要的意象。入口以好書迎接入館民眾,開啟閱讀之門;兒童閱讀區從2樓搬遷至1樓,親近孩子與家長,並以百年鐵橋及老厝窗花造型書櫃打造饒富地方特色的閱讀區;此外,重新打造的雜誌、閱報及樂齡區,引進戶外陽光與綠景,營造坐在大樹下閱讀的氛圍,悠閒而愜意。
2樓陳設了一列乘載大樹糖業及旅人往返的火車造型展櫃,除了載運著「地方文獻」特色館藏書籍,更精心設計「鐵道旅行大富翁」的遊戲,活潑呈現九曲堂火車站的重要地位。另外,於此樓層增設館藏查詢電腦,讓讀者查詢圖書能更直接與便利;青少年圖書及漫畫區,提供青年學子課餘休閒的好去處,提升青少年閱讀風氣,也能讓家長安心。
3樓除保有原自修室規劃外,另增設藝文走廊,讓圖書館變身藝廊,讀者接觸書香外,也能從生活中欣賞藝術,陶冶性情,培養地區藝文風氣。
館內2F另外增設林昭地常民陶藝捐贈展。居住於本市大樹區已超過一甲子,長期投身於陶藝世界的耆老林昭地先生,曾於民國89年榮獲臺灣省文藝作家協會「第二十三屆中興文藝獎章特別貢獻獎」。近年來,有感於生活型態驟變,多數早期使用的常民陶器已不易看見,特別於民國104年慷慨贈與本市他所創作珍藏的陶器作品共145件,期望透過公部門的力量,進行教育傳承。此批作品內容多元,包括宗教祭祀、日常用品、產業用品及藝術品等,充份展現傳統農、漁業生活的精彩樣貌。配合本分館的空間改造,由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策畫,於本分館二樓成立獨立展區,展出捐贈中的菁華,再現林昭地先生陶藝品的古樸之美,也藉此感謝他對於這片土地的愛護與對地方文化保存的貢獻。
大樹三館
大樹區南北走向狹長約20公里,寬約2~3公里,往北旗山區方向呈現鄉村聚落景觀,資源不足、交通往來亦不甚便利,因此為平衡大樹區整體文化資源差距,加強北區社區居民閱讀風氣,遂於民國93年6月在大樹區溪埔里成立了第三圖書館;民國99年12月25日高雄縣市合併後,更名為高雄市立圖書館大樹三館,原址為與溪埔果菜市場2樓,民國103年配合市府活化政策,暫遷至借用「鳳荔文化館」場地,並於同年8月15日正式重新開館營運。現經地方藝文界人士、民意代表、學術單位多方努力爭取之下,民國110年11月與高雄市政府警察局溪埔派出所原址共構新建館舍,提供更優值質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