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讀書會

書香季刊第57期

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世界任我行

童言無忌組 大偉

  五○年代是台灣最艱苦的時期,現在的三、四年級生最能體會幼年清苦的生活,一雙中國強球鞋穿到開口笑還捨不得丟掉,有白米飯的鹹魚便當就很滿足,去遠足是書包裡放兩根香蕉,在那個時代根本談不上休閒,出國旅遊更是天方夜譚;時至今日餐餐山珍
海味出門轎車接送,學校還辦國外遊學,今日的學子小小年紀見多識廣反應機靈,跟以往沒事只會吊著眼珠子空想的書獃已不可同日而語,雖然這是正面值得欣慰的現象,不過卻換得年輕人道德淪喪,價值觀扭曲而剝離現實太遠。

  經濟發展的成果改善了國民生活水準,出國旅遊不再是遙遠的夢想,記得學生時代念地理,中國長春鐵路沿途有幾個站,長江流經幾個省,美國是民族大熔爐,北極圈如何如何...課本上的東西對學生來說是真正的空中樓閣,每個人必須發揮超人的想像力,在腦中繪出一幕幕虛擬的幻影,如同瞎子摸象般始終無法窺知全貌卻只能生吞強記,那種印 像是短暫的,考完試後就會忘得一乾二淨,西洋諺語常說:To see is to believe身歷其境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的。

  以前從書本上得知上海有著名的黃浦江、外灘、鐘樓、十里洋場、外白渡橋......等,來這嚮往已久的土地彷彿回到歷史的時光隧道。所謂「十里洋場」,「十里」指的是面積,表示周圍十里地,「洋場」指的是洋人的租界區。追根究底,「十里洋場」原來不是一個很光榮的代號,但習慣成自然,自然變痲痺,「十里洋場」早就成為上海車水馬龍、燈紅酒綠的繁華代名詞,短短百年之間,上海從「十里洋場」建立其基礎,發展成天面積六千三百四十一平方公里、人口一千六百七十四萬的大城市,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640人,華洋雜處、時勢所趨,自然也就成了中國洋化的櫥窗、大陸文明伸展台。現今上海的南京路、淮海路一帶,是十里洋場的精華區,夜晚燈火通明遊人如織有點像台北的西門町 ,當時在租界有外國人專用的公園不准華人進入,過黃浦江中國人要收渡橋費外國人則免,這就是「外白渡橋」名字的由來而沿用至今。現今的上海向浦東重劃區發展,東方明珠鐵塔、外資貿易大樓已成為上海的新地標,與黃浦江對岸老上海的建築形成強烈的對比。蘇州從書本上所獲得的印象是戶戶垂楊美麗的中國威尼斯,距今一千二百多年前的中唐詩人張繼所作的一首「楓橋夜泊」讓人對蘇州產生無限遐想。當循著先人的足跡來到舊地緬懷古人,抬頭仰望,「楓橋」兩字依然清晰,只是面對惡臭的蘇州河沒有半點詩興。

  新加坡是南洋最進步最有秩序的國家,面積與台北市差不多大,由華人、馬來人、印尼人及少數歐洲人種所組成的國家,坐在計程車上一路看不完的花團錦簇整齊美麗的城市,司機一路上痛罵政府的重罰政策,不過罵歸罵整潔守規矩有效率的國家就是這樣被打造出來。來到新加坡免不了要去看「人妖」,在Bugit Street近距離面對,你會驚訝她們比女人還女人,但最好不要請她們開口,否則那低沉的男音會讓你下半身全涼。 民國三十至五十年間在學校講台語會被老師罰錢,廣播媒體不能播放日語歌曲,政府的仇日情結基於歷史的淵源可以理解,因為歷史的仇恨而導致全盤否定,直到有機會親眼目睹這個國家,真不敢相信如此守秩序、有禮貌做事一絲不苟、辛勤敬業、忠誠的子民,竟會有二次世界大戰的殘暴行徑。日本去過的次數最多,由北九州、和歌山、神戶、京都、大阪、東京、到北海道每次都帶回震撼,在書本上看不到要學習的地方太多。

  第一次去美國是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一方面擔心自己的英文不夠好,其次是黃種人在白種人群中目標突顯會很尷尬。一到紐約,就不由得被高聳入雲的大廈群所震撼。走在街上,感覺很像台北,車多,人多,計程車多,各色人種奇裝異服見怪不怪,這真是民族的大熔爐,不同的人種穿梭於大街小巷司空見慣、視若無睹,原先的顧慮根本是多餘的。曼哈頓(Manhattan)是紐約市的象徵,地處曼哈頓島,面積57.91平方公里,從北到南分成哈林區(Harlem)、上城 (Uptown)、中城(Midtown)、下城(Downtown)。自自女神像矗立在下城南端,係由法國藝術家巴托爾迪於1865年所塑造,作為法國慶祝美國獨立100週年的禮物。著名的時代廣場只是百老匯與42街間的一塊三角地,若與天安門廣場相比真是小巫見大巫,不過它卻是全世界的焦點,千禧年前夕在此進行的倒數造成萬人空巷。聯合國總部前面有一支槍管打結的來福槍雕鑄品,人類追求和平終結戰爭的渴望不言可喻。通常飛美都會中途降落阿拉斯加的安克拉治機場加油,愛斯基摩小女孩在零下17度的氣溫下,只穿一件單薄的衣服在寒風中賣紀念品,讓人折服她們超強的耐寒力;相反的夏威夷年平均氣溫24度是渡假者的天堂,海灘褲、花襯杉與涼鞋是當地標準裝扮,穿西裝只有兩種情況:一是參加婚禮,另外則是喪禮。美國雖是超級強國雄霸世界,但經濟情況則是赤字連年,靠貸款過日的大有人在,第一次在芝加哥街上看到白人乞丐時非常震驚,不知身在何處。

  尼加拉瀑布位於北美洲中央的東方,在伊利湖(Lake Erie)和安大略湖間的尼加拉河之上,南邊屬於美國的紐約州,北邊屬於加拿大的安大略省。瀑布被美國的山羊島(Goat Island) 分開成兩大部分;加拿大這邊的馬蹄瀑(Horseshoe)又稱加拿大瀑,落差為57公尺;美國那邊的美國瀑落差則為55公尺。新月狀的馬蹄瀑寬達670 公尺,流量大約是美國瀑的九倍,因此在加拿大這邊觀賞比較壯觀,其有萬馬奔騰的氣勢只有親臨現場才能感受她的震撼 ,並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讚嘆不已。

  在法國巴黎香榭大道旁坐下喝杯咖啡,是多少人夢中浪漫的憧憬。的確,在巴黎看不到行色匆匆的路人,感覺有點懶散卻很懂得享受生活。走在香榭大道上就是走在流行的尖端,她就像一座流動的櫥窗向你展示流行的脈動。凱旋門始建於1806年,是拿破崙為紀念連串戰事勝利而下令興建,香榭大道的盡頭,便是凱旋門所在的戴高樂廣場,廣場呈圓形,由此向外伸延出十二條大道,晚上如發射出十二道閃爍光芒,凝聚著夜巴黎的迷人景致。巴黎艾菲爾鐵塔,是為慶祝巴黎於1889年舉辦世界博覽會而興建,在當時是全世界最高鐵塔,雖然記錄早被超越,但其優美典雅的氣勢至今無出其右者。巴黎的夜晚像風情萬種的艷婦般令人無法抗拒,著名的麗都夜總會及瘋馬俱樂部每晚都在上演上空秀。

  瑞典北部靠近北極圈,因緯度高一年只有七、八兩個月氣候較怡人,其餘時間均酷寒難耐,北極圈冬季全被黑夜籠罩,夏季則全天24小時白晝。在那裡投宿,飯店都會體貼的為房客準備一付黑眼罩,好做白日夢。當晚上睡到大約凌晨三點醒來,掀開眼罩,拉開窗簾,看見外頭依然明亮耀眼,頓時睡意全消,這是第一次在北極圈夜宿的經驗,既新鮮又刺激。眾所週知,瑞典的合金鋼世界馳名,Volvo就是這樣成為出名轎車的品牌,在當地Volvo 汽車到處跑,是國民車;就像在法國,標緻汽車當計程車一樣普遍。有些商品進口到了台灣,商人總刻意運用廣告商業手法,極力將其營造成高價(高級)品以獲取利潤。記得大約十年前美國蜜絲佛陀化妝品在台灣大做廣告,一時成為仕女的時尚風潮,於是一有機會去美國,親朋好友就爭相託帶,只不過踏遍了紐約的百貨公司就是找不到,最後經詢問得到的答案竟是:超級市場滿地都是!另一個是麥當勞的例子,麥當勞在美國根本就像我們這裡的燒餅油條一樣,是一般平民的大眾化簡食,卻在這裡被塑造成高價品,兩片麵包夾一片牛肉,竟然比一大碗熱騰騰的牛肉麵還貴,而且還大排長龍,這是追求時尚心理的土洋對決或真有其獨特的魅力?不解。

  從亞洲、美洲到歐洲八千里路雲和月,但看來看去還是感覺台灣最自由,這裡開車可以亂鳴喇叭,店家可以佔據人行道、停車位當路霸,可以公然封閉道路擺設筵席,造成交通阻塞沒有半點歉意而視為理所當然,在路上可以表演開車門吐檳榔汁的特技,等公車排隊只是裝個樣子,車子一來就比誰的手腳俐落,公車上的博愛座上坐的是年輕人,老弱婦孺上來站在旁邊可以當作沒看見,抗議事件可以向執行公務的人潑糞,這是全世界絕無僅有,為何我們的國民素養如此拙劣,看看日本與新加坡應該要自慚形穢。「凡走過必留下痕跡」,行萬里路讓我們飽覽山光水色,出國旅遊除了享受美景佳餚外,最重要的是可以從文化、科學、社會與人文的各個角度,去體會其中豐富的內涵,從學習他人的長處之中領悟出進步的動能,這書本中所無法獲得的寶藏。 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徵文!書到用時方恨少!

  從小,我們所受的教育都是「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不少師長也告訴我們:出國看得愈多,閱歷會愈廣,知識愈豐富,也會受到別人尊敬。何況,那時出國機會少,旅遊書又缺乏,報紙又沒有「旅遊」版,這句話,在當時的確如「聖經」般,刻劃在我們心目中。以後,只要有機會,都會參加旅行團,到國內外各處去觀光,以增廣見聞。可是,隨著時代的進步,出去走走,也要先做好功課,才能玩得盡興。說起來,我也走遍臺灣各地,也走過世界二十多個國家,至今,能夠如數家珍的,卻沒有幾個。主要多是走馬看花,只是「到此一遊」而已。能留下深刻印象的,只有去日本大阪及澳洲布裡斯班時,是先從圖書館,把有關大阪及布裡斯班的旅遊資訊,包括地圖,歷史、旅遊景點、特別風味的飲食等資料收集齊全,再配合現場實際體會,才能有一趟令人難忘的回憶。另外,還記得美國公共圖書館所辦社區之旅,至今難忘!

  幾年前,內子在美國俄亥州克裡夫蘭凱斯西儲大學讀書時,筆者曾多次前往探望,中間我們倆人,也一起參加過克裡夫蘭市公共圖書館所辦社區之旅活動,每人只要繳十元美金,便能暢遊克裡夫蘭市。記得當時是一個秋天的下午,雖有陽光卻感覺溫暖,兩輛紅色的觀光遊覽巴士,從市公所前出發,導覽員為我們介紹該市的名勝古蹟,像參觀美國總統克裡夫蘭的故居、以及克裡夫蘭市的歷史、古蹟、趣聞趣事等,中間也帶我們去一家咖啡店,免費喝咖啡吃點心。兩個多小時的遊覽,感覺行囊滿滿。

  這也使我想到,圖書館除了提供讀者靜態資訊外,也可以與社區合作,辦理動態活動,讓民眾與圖書館打成一片,同時圖書館也「動」了起來,值得國內圖書館辦活動時的參考。

  其實,由於現代旅遊資訊發達,不出門也能旅遊的,也大有人在,這叫「臥遊環宇」,像名嘴,也是名作家李敖,從來沒有離開臺灣一步,可是他喜歡讀書,博覽世界各國的歷史、地理,以及人文背景等書籍,因此,他對天下事瞭若指掌,如數家珍,讓人不得不佩服他的聰明,以及讀書的功力。

  自從現代人發明讀書會後,個人感到,讀萬卷書比行萬里路來得重要,在旅遊讀書會中,大家把旅遊心得提出報告,絕對比自己一個人看,收穫要多得多,見識也更廣。畢竟,能從他人的智慧及觀察中,我們得到的會更大。如果有人在旅遊前,曾用心做過功課,那他的心得報告,便值得參考。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一切盡在不言中。

社群分享
最後異動時間2014-12-10 上午 11:55:24
TOP